保定中心城区规划“一主、两辅、四组团、多节点”

Connor 必安交易所官网 2024-09-10 68 0

摘录自:《保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推进中心城区高质量建设

明确空间发展策略,优化城区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宜居品质,强化与雄安新区空间协同、功能联动,建设蓝绿交织、古今交融、普惠共享、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品质城区,唱响雄保“双城记”。

第一节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第 83 条

完善空间布局结构

按照“北展东联、西拓南优”的均衡拓展方向,构建“一主、两辅、四组团、多节点”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主”,即主城区,由北二环、南二环、西三环、京港澳高速为主的围合区域构成,承担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功能。

“两辅”,包括漕河片区和高铁片区。其中,漕河片区由漕河、北三环、西二环、瑞祥大街为主的围合区域构成,对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标准,建设城市品质新客厅、国际化创新城区,打造硬核科技新城;高铁片区由复兴路东延、裕华路东延、京港澳高速、298乡道为主的围合区域构成,打造京津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门户,对外开放交往平台。

“四组团”,包括清苑组团、满城组团、徐水组团、大王店组团。其中,清苑组团由清苑城区和清苑经济开发区为主的区域构成,建设以先进制造、科技研发为特色的产城融合组团,打造服务带动中心城区南部的地区中心;满城组团由满城城区和满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的区域构成,建设以生态服务和康养产业为特色的综合服务组团,打造服务带动中心城区西部的地区中心;徐水组团由徐水城区为主的区域构成,打造适度发展都市工业的综合性高端产业服务组团,形成服务带动中心城区东北部的地区中心;大王店组团由徐水经济开发区为主的区域构成,加强组团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发展组团。

“多节点”,基于乡镇发展基础,打造重点城镇,以及一般城镇。建设由中心村、基层村构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 84 条

强化空间规划指引

全面提升主城区能级。改善宜居品质,强化核心能级,推进城市更新,完善水系格局,彰显古城文化底蕴,展现新城时代风尚,加快建设兼具历史与现代魅力的中央活力城区。古城区域,重点提升商业商务、旅游服务、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功能,打造直隶文化体验区;城北片区,突出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打造创新转化示范城区,加快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品质;城东片区,强化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和科技创新转化功能,建设产学研融合示范区,重点打造东湖文化中心、深圳园、国际医疗基地;城西片区,聚焦体育文创和休闲游乐功能,打造高品质服务与老工业升级转型片区,加快建设西湖体育中心,推动八大厂遗址改造;城南片区,优化汽车科技研发与现代生活服务功能,建设汽车科技城,打造品质南城。

高标准建设“两辅”新片区。漕河片区,聚焦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科技研发、高端生活服务功能,结合漕河故道修复,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以基础设施引导空间拓展,以创新产业助力空间赋能以河道公园塑造蓝绿网络,建设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和智慧城市先行示范区;高铁片区,向东对接雄安新区科技转化功能,向西链接主城区丰富公共服务资源,形成集生命健康、信息智能、金融科技、商务会展、商业休闲等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先行区,重点打造国际医疗基地。

展开全文

集约发展四大城市组团。清苑组团,完善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保定南站周边地区商业服务业综合开发,就近布局新型产业用地,加快打造职教园区,建设高铁南站;满城组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产业服务的配套用地比例,布局新型产业用地,加快打造京车产业园,建设保定市动物园等;徐水组团,优化城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创新与孵化功能,增加教育科研、物流仓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提升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大王店组团,聚焦新能源与智能联网汽车与应用等产业,配套布局物流仓储、商业服务业用地,满足产业配套服务需要。

打造多个节点特色城镇。持续加强中心镇建设,加快推动一般城镇发展,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发展格局,服务周边城乡地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第 85 条

构建城市中心体系

构建“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四级城市中心体系。突出城市中心核心功能。将市政府、竞秀公园、万博广场、保百广场周边区域,保定古城、火车站核心区涵盖的区域规划为城市中心,打造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打造夜间经济示范区。

强化城市副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北部漕河片区,西部文体新城片区、东部高铁片区和南部长城汽车片区4大城市副中心,提供市域综合服务,承担市区特定职能,聚焦城市综合功能与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科创转化等特色功能,建设市级综合商业区。

完善地区中心区域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清苑、满城、徐水、大王店4处地区中心功能,服务地区生产生活需求,鼓励发展服务城市片区和组团的特色职能。积极拓展新消费空间,改造提升商业街区,推动地区级商圈建设。增强社区中心生活服务功能。按照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范围,在每个城乡社区生活圈内规划形成社区中心,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社区便民消费网络,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环境,鼓励各类公共服务功能混合设置。

第 86 条

实施规划分区管控

划定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七类规划分区,突出主导功能。

第 87 条

优化调整用地结构

合理控制居住用地规模。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主导功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因素,强化居住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管控。适度调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重点保障城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综合服务和特色服务功能。

优化完善工业仓储用地布局。推进工业用地向省级以上开发区集中,推进物流仓储用地向物流园区集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适当扩大绿地与开敞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优化绿地和开敞空间布局。持续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落实噪声污染振动防治相关要求,合理安排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之间的布局。

保定中心城区规划“一主、两辅、四组团、多节点”

保定中心城区规划“一主、两辅、四组团、多节点”

内容来源:燕赵新青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