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期权的风险的大不大?主要有哪些风险?

Connor 必安交易所 2024-09-20 66 0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的交易形式,场内顾名思义就是在集中性交易场所完成的交易,比如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撮合成交的交易称为场内,而在场外投资者是直接通过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买入的权益认购则称之为场外,下文为大家科普场外期权的风险的大不大?主要有哪些风险?

场外期权的风险的大不大?主要有哪些风险?

一、交易场外期权风险大吗?

场外期权相比于场内期权,可定制化的服务,标的合约、到期日、行权价、期权类型、结算价、保证金;对手方风险,无中央对手方,有信用风险;信息不透明,报价差异大;流动性差,寻找成交对手方非常困难。

场外期权现有产品包括欧式、美式、奇异期权等,一般期限可覆盖1个月至6个月。

由于场外期权是通过私下协商进行的,没有像交易所一样的中央对手清算机制,所以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互相违约的风险。如果交易对手方发生违约,可能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或造成损失。

二、、场外期权怎么买卖?

个人参与场外期权交易主要有五个步骤:

1、与机构签订场外期权框架协议,不需要单独开立账户;

2、与机构进行线下询价与报价;

3、买方客户支付期权费,卖方客户支付保证金+期权费;

4、客户确认下单委托,机构提供交易确认书,双方签订合约达到成交易;

5、到期后进行估值和平仓结算,机构向客户发送报告,直到平仓或到期行权时操作结算。

场外期权的风险的大不大?主要有哪些风险?

展开全文

三、场外期权的风险的大不大?主要有哪些风险?↑你懂得

在场外期权交易中,投资者与交易商互为交易对手方,因此除模型风险与合规风险属于交易商特有的业务风险,双方在其余风险中均处于对等地位。所不同的是,投资者与交易商相比可能专业性不足,因此在风险认知、风险对冲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上均有所欠缺。

1.场外期权的风险认知不足

场外期权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上与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容易产生认知局限或偏差。场外期权的非标准化、交易透明度低等特征导致市场上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在交易中可能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场外衍生品属于具有“结构复杂、不易理解、不易估值、流动性低、透明度较低、本金安全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损失可能超过本金”等特征的产品,其风险等级通常被评定为“R5”。场外期权交易对手的准入条件是专业机构投资者。

2.场外期权的风险管理能力有限

交易商经常通过动态对冲、套期保值等方式,减少市场风险对业务收入的影响。动态风险管理首先需要专业的对冲模型测算风险敏感性指标,其次要求参与者具备较强的交易与资金实力。相比之下,投资者更容易因为风险管理不及时而暴露风险敞口,并在不利市况下遭受更大损失。

3.场外期权的风险管理能力有限

部分场外期权采取保证金交易,天然具有杠杆属性,在市场不利波动时,投资者可能因为资本金与止损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大额损失。

所以在某些角度来看,场内期权涨跌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是根据标的资产最终价值预期来判断的,这样就跟炒股一样,盘面是由股民决定的,而股民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好坏来决定的,这一点场外期权就更加干脆直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