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超千元,iPhone“打骨折”了?

Connor 必安交易所官网 2025-05-12 4 0

“不想听了,真的。”

去年iPhone16系列首发时,以10999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了一台512GB容量iPhone 16 Pro的于蒙,收到朋友发来的微博热搜截图时只感觉,“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5月11日,“苹果再次降价降幅超1000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位。

降幅超千元,iPhone“打骨折”了?

图/微博App截图

有消息称,苹果向渠道商下发调价通知,苹果iPhone 16 Pro Max所有容量版本降价160美元,对应1313.06元人民币;而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对应1445.27元人民币,其他版本降价160美元。

通知显示最新折扣将从5月11日生效,而“6·18大促”将于5月13日开始,不少人认为,这次调价就是在为大促做准备。

毕竟苹果也愁卖了。

5月初苹果刚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截至今年3月29日)报告上,大中华区“不负众望”,再度成为唯一出现营收同比下滑的地区。

“等等党”又快乐了,可苹果在中国的日子,一时间似乎很难好起来了。

新晋“跳水王”

苹果“主动”打折似乎已成常态,频率也在加快。“你不买我不买,下月还能降800”,网友的调侃在iPhone 16系列上多次成真。

早在去年iPhone 16系列发布后不久的“双11”大促第一波开卖时,Apple Store天猫官方旗舰店就为iPhone 16系列提供了500元“苹果惊喜券”。

作为官网之外苹果唯一的线上直营渠道,Apple Store天猫官方旗舰店拥有同样的正品保障及相应的退换政策,几乎等同于官方直接给出500元降幅。

展开全文

两个月后,官网又给出了最高800元的全线产品新春优惠。又过了半个月,手机国补上线,256GB容量的iPhone 16,到手价仅需5499元,一时间成了最“香”的苹果。

所以假如此次调价通知落实,那么iPhone 16系列官方价格又将被刷新。

截至目前,不论线下还是线上店铺,均表示暂未收到具体的降价通知。但有趣的是,该微博热搜下已经出现了天猫、京东等平台的6·18大促广告,领国补加平台优惠,iPhone 16 Pro最低到手价已经跌破5500元。

降幅超千元,iPhone“打骨折”了?

图/微博App截图

这一价格,比之官网最低128GB容量的iPhone 16 Pro售价,便宜约2500块钱。这些钱,再多买一部红米热销的K70(16GB+512GB版本国补到手价约2200元)都还有得剩。

有博主笑称,曾经数码圈总爱说三星是“跳水王”,如今这个名头,可以颁给苹果了。刚用了半年多iPhone 16 Pro的于蒙,也只得搬出数码圈名言安慰自己: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Canalys分析师钟晓磊表示,就目前这个节点来看,调价大概率是为了6·18大促做准备。从iPhone 15系列开始,苹果就已经开始给出较大力度的折扣,所以再度调价也并不令人意外。

国补则是今年出现的全新变量,目前市场上已有授权专营店的iPhone 16 Pro降价至5999元,进入国补范围内。据钟晓磊推测,若6·18期间有更大的折扣力度或官方参与,有望吸引一部分有需求换机的消费者。

“不过,仅凭降价也很难扭转苹果在国内的下滑趋势了。”钟晓磊补充道。

苹果不香了

大中华区依然是苹果的第三大收入来源地区,也依然是季度财报里唯一一个出现下滑的地区。

此前一个财季,苹果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季度财报”,苹果在拉美、中东和南亚等多个市场创下收入纪录的同时,大中华区的收入为185.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1%,低于市场预期的213.3亿美元。

而2025年第一季度,享受到国补的iPhone 16也没能让这份新的季报变得更加好看。苹果2025财年第二财季报告显示,大中华区收入160.02亿美元,同比下降2.26%。

今年2月,苹果还推出了“廉价版”iPhone 16e,599美元的中端价格或许进一步推动了iPhone在新兴市场的增长,但4499元起的iPhone 16e即使享受国补也没能引起太多人的兴趣。

只有一个摄像头的iPhone 16e除了在续航上强于iPhone 16,芯片、屏幕、影像等方面均逊于iPhone 16。以至于有网友表示,若没有国补还好,可iPhone 16也能补的时候,再买iPhone 16e就显得略“小丑”了。

以Apple Store天猫官方旗舰店为例,按销量排序,iPhone 16e甚至卖得还不如iPhone 16 Pro的碧蓝色保护壳多。

降幅超千元,iPhone“打骨折”了?

图/电商平台截图

钟晓磊指出,在外部竞争环境快速变化的时候,苹果在国内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仅凭降价或减配能够解决的了。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7090万部,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提振以及消费复苏的推动,同比增长5%。

而在新机发布的传统旺季过后,苹果出货量为920万部,同比下跌8%,排在第五位。相比之下,前面四位同行的出货量则或多或少都有同比增长。

降幅超千元,iPhone“打骨折”了?

图/Canalys

与关税问题和贸易摩擦相比,苹果在国内市场面临的更大问题显然还是来自诸位同行。

虽然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苹果依然占据约半数市场份额,特别是在超高端领域,在国内能与苹果一战的还是只有华为。但钟晓磊表示,目前华为仍在增长轨道之中,而其他安卓厂商也正在加紧适配苹果生态,试图转化一部分苹果用户。

不久前vivo发布新旗舰X200 Ultra和X200s,前者的影像能力号称“超越iPhone”,而更具性价比的后者则将“兼容”苹果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除了互传文件,两款新机可以直接与iPhone配对,无缝接收iPhone推送,就连AirPods也能顺畅连接。

此前OPPO、小米等也相继提供相关服务,可以让用户与iPhone等设备实现文件互传。

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笑道,不论是“超越”还是“打不过就加入”,安卓厂商的目的都是用新的“姿势”来撬苹果的墙脚,影响更多的苹果用户。

毕竟这群用户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其中有大量消费能力较强的优质用户。

同行们铆足了劲撬墙脚,而苹果本身除了“挤牙膏”不再吸引人,推动全球用户换新的Apple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国也迟迟没能落地。

钟晓磊表示,虽然存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在国内AI的步子迈得尤其慢的苹果,必然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造成影响。

最新爆料称,苹果AI有望在iOS 18.6系统中首次在中国内地启用部分功能。可对于更多普通消费者而言,若没有降价的刺激,很难会优先冲着AI功能选择iPhone 16系列。

张书乐更是补充称,苹果AI充其量也不过是“升级版Siri”,很难出现太强的智力飞跃,“但这个本地化的落地也不得不做,不然反而有更多用户因为缺少AI而觉得买亏了”。

在他看来,苹果在中高端市场的最大对手甚至不是华为,而是一成不变的体验。当苹果越来越难以提供与安卓有明显差异的应用体验以及高端的硬件体验时,苹果的“高端”自然不再如过去那样“香”。

除了降价,可能暂时没有更好的路可走了。

作者:梁婷婷

编辑:田纳西

评论